8月4日,《实践》杂志社《识见》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为什么是锡林郭勒?》,从“舌尖美、风光美、生活美”等角度深度解析锡林郭勒宣传推介“连台好戏”,促文旅融合加速“出圈” ,对锡盟文旅业态和锡林郭勒形象进行有力推宣。
沿着西乌珠穆沁旗“99号公路”
(资料图)
发现一处宝藏打卡地——不远牧场
位于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
牛羊点缀其间 一片惬意悠然
除了牛羊、骏马和蒙古包
草原上还可以有什么?
在不远牧场就有无尽可能
时光巴士、星空蒙古包、
萌宠互动乐园、黑白格舞台
……
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
现代感十足的“生活美”
2018年,在上海打工的伊柠回到故乡西乌珠穆沁旗脑干哈达嘎查,把自己家房屋改造成民宿。之所以叫不远,一方面是位置离县城不远,路的两边是辽阔的草原;另一方面寓意每个人离心中的那种干净、悠然的理想生活并不远。
深耕自媒体5年多的“95后”牧区姑娘乌音嘎,全网拥有近200万粉丝,有效播放4亿次,带动地方特产销售800多万元,生动讲述着锡林郭勒的新时代故事,更好的展现了锡林郭勒对外形象。
浏览乌音嘎的视频主页
青草的芳香和新牧区的生活气息
扑面而来
装修气派、设施俱全的现代化新居,高大宽敞的养殖棚圈,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车辆和农机……去年,乌音嘎还把目光投向家乡的营商环境,通过多条短视频介绍了她的团队工作室所在的创业孵化基地的惠企政策和创新举措,告诉人们内蒙古的小城镇里同样充满了机遇。
“现在草原牧民的生活变化越来越大。小时候有住土房子的,有住蒙古包的,现在都是砖房,房子一个比一个大,条件越来越好。牧民放牧的方式从传统放牧变成传统与现代结合,一直在改善。”乌音嘎说。
和乌音嘎一样回家乡发展的,还有“90后”大男孩达古琴。作为草原上的“新牧民”,达古琴积极转变生产观念,算好经济账生态账。经过10年的努力,他不仅在自家草场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家庭牧场,还牵头成立嘎查集体经济合作社,成为嘎查的致富带头人。
“电商红人”阿拉腾巴根那,从外省市团购牧民所需的钢材、燃煤、牛架子、牛用盐砖、地磅等上百种物资,基本涵盖了牧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目前,团购群已覆盖锡林郭勒盟10个旗县市的牧民,服务2.3万牧民,累计销售货物超500万吨。
神态昂扬的牧人
热火朝天的生活
锡林郭勒的生活之美
美在城市
美在乡村
美在风光
美在生态
美在新居
……
部分内容和图片、视频来源:西乌发布、不远民宿、内蒙古日报、上都新闻